近年来,机器人技术和应用已成为各国争夺的制高点,各主要国家纷纷出台与机器人相关的发展战略规划,德国工业4.0、日本机器人新战略、美国“先进制造伙伴计划”等国家级政策均涉及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。美国于2011年公布的“先进制造伙伴计划”就明确提出,投资7000万美元用于下一代机器人的研发。在中国“十三五”规划纲要中,机器人也位列大力推进创新和产业化的一批新兴前沿领域之列。
有业内人士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,“从某种意义上来讲,工业机器人行业是否能够崛起,不仅仅是经济问题,而是关系到我们未来国计民生的大问题。” 热火朝天的中国机器人市场2015年我国自主品牌工业机器人共销售22257台,同比增长313.3%;但目前国外机器人“四大家族”在中国市场的份额超过80%。
机器人已成“刚需”
机器人代替人并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。在2011年,郭台铭就曾野心勃勃地表示,3年后富士康工厂里机器人数量将达到100万台。不只富士康,不少传统制造企业也提出了“机器换人”的计划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