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与美国Rethink Robotics公司创始人罗德尼·布鲁克斯(Rodney Brooks)的想法不谋而合。“机器人不是要取代人类,而是提高人类的劳动效率。”他说,多年来低成本的劳动力推动了中国制造业的快速发展,但现在中国劳动力廉价的时代已经过去,人口结构也正发生改变,工业机器人将在中国制造业大有可为,比如一些简单枯燥、重复性的工作就可以交给机器人去做,而人从生产线上替换下来后,可以更多地从事产品研发、设计等更复杂、更需要思考的工作。
袁辉举例,此前他们为一家银行研发的客服机器人,主要用于电话呼叫,仅在去年这个机器人就完成了接近6000人的工作量。“我们创造机器人的目的是服务和辅助人类,而不是替代人类。”他强调。
在天津大学机械工程学院院长王树新看来,机器人发展的方向是与人类趋同,未来它在逻辑性推理、承担繁重工作方面或许能够应对自如,但它的情感还处在有限领域,这要花更长时间去改进。机器人的未来是将更多年轻人从体力劳动中释放出来,从事脑力劳动。
“机器人和人类不是零和博弈的关系,崛起中的工业机器人并不会完全取代人力,未来将呈现的是人机融合状态。”长泰机器人CEO杨漾称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