崔营:始终与工程机械为伍
题记:在2014中国好司机沈阳站的活动中,笔者见到本次采访的主人公。见面之下,单从他敦实的身躯、国字的脸庞上,笔者已经可以读出一份中年男人所特有的憨厚和安稳。他叫崔营,是辽宁抚顺人。2013年抚顺遭受816洪水之灾,他义务投身灾后救援,如今已过四十的他,始终在与工程机械为伍。多年来的行业经历,让他有很多经验要与我们分享,今天让我们一同来倾听这位工程机械机手的心声。
投身工程机械 始终与机械设备为伍
就在2014中国好司机沈阳站活动的装载机操作场地上,笔者目睹了一位机手驾驶者临工装载机,干净利落地完成了铲土卸土的各项规定动作。而趁着活动的午餐间歇,笔者有幸与这位装载机机手聊了起来。
他叫崔营,今年41岁,是辽宁本省抚顺人。他告诉记者,他和机械设备可是打了很长时间的交道了。准确地说,他的驾驶生涯起源于那个青涩的19岁,那一年他开始驾驶农用的三轮车。或许这并不是一个多么了不起的起点,但是,我们的主人公崔营确实是从此时与机械驾驶结下了不解之缘。
崔营先生在中国好司机沈阳站的比赛中接受媒体采访
从那一年开始,他先后又接触到了摩托车、汽车。在驾驶这些机械的同时,他也逐渐了解这些设备的内部结构,而且他也渐渐能够动手维修时常出现的一些故障。从1996年到2006年,他一直都在从事汽车运输工作。然而一个很偶然的机会,让他见识了比汽车更庞大的工程机械——装载机,而且装载机机手的丰厚收入更让他产生了驾驶装载机的年头,毕竟他当时已经有家庭的重担压在肩上了。
就这样,他进入了工程机械行业,在不断磨练自己的装载机驾驶技能的基础上,他选择了从事专业的装载机维修的工作。在2006年到2009年的三年时间里,他成为某个工程机械品牌企业的售后团队成员。由此可见,他的机械设备维修技能已经得到了厂商方面的官方认可。
义务洪灾救援 重建抚顺美丽家园
就在我们的交谈中,崔营还特别提到了那场叫人触目惊心的抚顺"8.16"特大洪灾。2013年8月16日至17日,辽宁省抚顺市发生了局地特大洪涝灾害,特别浑河清原段的受灾情况尤为严重。据统计,抚顺市共有43个乡镇街道受灾,三县共有204个村受灾,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7亿元。洪灾发生后,在政府的统一部署下,人们都投入到抢险救灾的工作中。
比赛间歇,崔营先生(后站者)与几个朋友在一起
当时,崔营跟随着自己所在企业的救援队伍,赶赴抚顺市清源县南口前镇王泉堡村,参与灾后救援。在到达目的地之后,映入他眼帘的是灾后的满目疮痍,房屋及各种设施都已经残破歪斜,甚至有的人家的住所被夷为平地。远望周边的农田,很多粮食作物在收获之前被这场洪水冲毁了,作物的茎秆儿都浸在了黑色的污泥中。到处是一片死寂,毫无生机。
看到了当地老百姓遭受这样的天灾,崔营这个北方汉子的心里也不是滋味,他于是下定决心通过自己的工作,修复更多的救援设备,以此来帮助这里的人们重建家园。于是,他发挥自己驾驶和维护过各种机械设备的优势,就在这个村子里驻守了半个多月,期间修复了各种各样的救援设备,使它们能够在抗灾救援中发挥出最大的优势。终于,经过政府的统一组织救援,更兼有很多像崔营师傅这样的热心人士倾力奉献,"8.16"特大洪灾造成的各种伤害都在慢慢消褪,人心趋于稳定,社会面貌也在恢复。
崔营还对笔者说,在救援现场他也被很多情景感动着,像解放军战士的艰苦卓绝,医生护士人员的任劳任怨、社会各界人士和无数企业的爱心捐献等等,这些都让他感动得流下眼泪。由此,他下定了决心,不计任何报酬地投入救援工作中。其实,据我们了解,不光是在此次抗灾救援中,就是在平常生活中,崔营也是将热心助人放在首位,比如他一直坚持救助身边的那些生活有困难的老人,这一坚持就让他从青年走到中年,足见其品格的高尚。